出生于 1949 年,属牛,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周桂官的身上便有了很多 " 牛性 "。凭着 " 拓荒牛 " 的拼劲,他在一片荒野上迅速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四星级高中;凭着 " 孺子牛 " 的慈爱,他时时刻刻想着每一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凭着 " 老黄牛 " 精神,他严于律己,把所有的老师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老师们服务,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
退而不休," 拓荒牛 " 沭阳办学建新功
虽然家人无一支持,但周桂官说:" 自己能有今天,都是组织培养的,现在组织信任我,需要我,我没有理由推脱!" 周桂官毅然奔赴沭阳,他下定决心办一所让沭阳人民满意的优质高中,把沭阳的教育迅速提升上去。
新学校计划于当年 9 月开学,但当时学校还是一片荒地。周桂官急得心里冒火,他一边在工地间奔波,协调处理各种事情;一边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如东的支教老师 …… 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都在 15 个小时以上。老伴来看他,见他又黑又瘦的,心疼得直掉泪。老伴说,以前老周每顿只吃半碗饭,现在能连扒两碗。但由于饮食不习惯,周桂官患上了肠胃炎,老是拉肚子,几个月就瘦了十几斤。
周校长坚持每天上午听四节课,对每一节课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三年如一日的科学管理、精致管理,加之老师们的敬业奉献、同学们的奋力拼搏,沭阳如东中学 2013 年首届高考一鸣惊人,一本上线率 49%,二本上线率 84%,语数外三科均分只比省如东差了 3 分。
此后,针对教育教学,周桂官先后总结出了 "301515" 课堂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 校本化 " 实施方案,打造有根、有思、有智、有力、有品、有光的课堂。
建校 13 年,11 届文化类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高考一本达线率连续 11 年居宿迁市首位,成为宿迁市一本升学率最高的学校,12000 多名学生圆梦大学,86 名学生高考成绩达清华北大录取线,38 名学生进入清华北大深造。
深情似海," 孺子牛 " 深爱每一名学生
" 来自港城的金桂 / 扎根花乡沭阳的大地 / 携着如东人民的友谊 / 承载沭阳学子的希翼 / 莫道老树新枝 / 如今香飘四溢 ……" 这是沭阳马厂镇农民孙奎玉为周桂官写的一首诗。
2016 年,孙奎玉的大孙女考入沭阳如东中学,当时孩子的父亲刚刚患病去世,孩子思想压力非常大,成绩严重下滑。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周桂官主动找孩子谈心,鼓励她振作精神,还免去相关的学杂费,消除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在周桂官的关心下,孩子成绩突飞猛进,最终考入了南京大学。
建校之初,周桂官就确立了 "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 的教育理念。
2014 年,一名叫岳双的学生马上面临小高考,但由于历史原因,孩子竟然没有户口,更没有身份证。孩子着急,孩子家长则毫无办法。
得知这一情况后,周桂官立即联系相关单位,派老师开车带着孩子到相关部门去调取资料,填写各种表格,最终孩子如愿地拿到了身份证。
孙月患有脑瘫,每天需要坐着轮椅上学上课,为了方便孙月上厕所,周桂官就把孙月所在的班级特地调到靠近女厕所的楼层。为解决疫情期间不能送饭的问题,周桂官专门协调一间一楼的校舍,让孙月母亲住进学校照料孩子。每一次见到孙月,周桂官都会对她竖起大拇指,用充满激情、高昂的语调夸一句 " 你真棒!"
2023 年高考,孙月考出了 559 分的好成绩,超出一本线 32 分。在周桂官的推介下,孙月成功被南通大学录取。
2015 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在事先没有任何老师知道的情况下,校学生会主席尹尚文代表全校 3986 名学生,将一张精心手绘、全校 72 个班级班长签名的 " 最帅校长 " 奖状,郑重地 " 颁 " 给了周桂官,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位慈祥的 " 校长爷爷 "。
周桂官说,几十年来,他获奖无数,但最让他感动的就是这张奖状。
拳拳之心," 老黄牛 " 把每一位老师装在心中
余树华说,在沭阳如东中学有一个传统,每逢老师过生日,一定会收到周桂官亲手写的生日贺词。13 年来,从未改变。
而且周桂官对写生日贺词这事非常在意,用词用句都非常讲究。他会巧妙地将生日祝福语与思想引领、工作鼓励结合起来,还结合老师姓名中的某个字,创作出很有文化意趣且含义深远的句子来。如庄露芳老师,因为甲状腺肿瘤住院,周桂官不仅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给予鼓励,更多次到医院探望。2014 年 11 月,病中的庄露芳收到了周桂官特地送来的生日卡片,上面写着:" 三尺讲台露锋芒,归来书香尽芬芳。" 庄露芳说,贺卡上的话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她一度昏暗的生活。如今庄露芳早已重返讲台,像周桂官一样热爱教育工作关爱着每一名学生。
李永忠和周桂官是邻居,周桂官经常都把煮好的八宝粥通过窗户放进李永忠的房间,并嘱咐李永忠趁热早点吃。
2013 年,学校安排朱静老师教高二理化班。第一次带理化班,孩子又小,朱静的心里十分忐忑。周桂官主动对朱静说:" 朱静啊,你记住一句话。有困难找校长,校长就是你们的‘后勤部长’。" 为了免除朱静的后顾之忧,周桂官托人将朱静的爱人从乡下调到县城附近的学校教书。
婆婆来了以后,看到朱静家只有一间宿舍,周桂官立即又安排了一间宿舍。2018 年,朱静的婆婆身体不好返回老家。周桂官建议朱静把山东的父母接过来照顾孩子,看到朱静的父亲送过孩子没什么事,他又赶紧给老人安排了在校园里打扫卫生的工作。
在采访中,周桂官特别强调,教育必须秉持一个 " 爱 " 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仅要爱学生,也要爱老师。作为校长,更要为整个老师服务,尽全力解决好老师们的困难、烦心事,消除老师们的后顾之忧,让老师们心情舒畅地教育教学。
现代快报 + 记者 杨亦文 沭阳如东中学供图
(校对 胡涛 编辑 王鹏)
09-05 来源:热点新闻
09-06 来源:热点新闻
09-06 来源:热点新闻
09-07 来源:热点新闻
08-29 来源:热点新闻
09-05 来源:热点新闻
09-06 来源:热点新闻
08-17 来源:热点新闻
08-17 来源:热点新闻
08-29 来源: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