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鲁山收费站(S88 郑栾高速出口)对面,雕塑矗立于此。
29 日下午 5 时,热气逐渐散去,雕塑前围的人多了起来。几架无人机在牛郎和织女的头上盘旋,偶尔降落,有人抬头配合地朝无人机挥手。
这座雕塑的主体部分是浑身黑色的牛郎和织女,两人招手对望。牛郎站在云朵上,织女踩在一轮金黄的弯月上。雕塑下方则是一座立方体支柱和黄色倒梯形底座。
一位大姐表示,前两天人更多," 下着小雨,人可多了,还有网红在直播。" 在现场,九派新闻也看到有一些外地车牌号,一位大哥表示,有人下班后从郑州赶来拍照。
当晚,鲁山县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牛郎织女爱情主题雕塑的情况通报,在初步调查基础上,决定依规依纪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党某某予以免职,对县住建局工作人员李某某言辞不当的行为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对社会关注的项目设计、工程造价、招标流程等问题进行全面审查。

【1】现场
" 雕塑一火,才子们都出现了。" 一位大哥笑着说。
一波又一波的人来到雕塑面前,附近交通也变得拥堵。一位居民骑着电动车路过,不顾身边交警的催促,也要扬起手机拍一张," 就是想看一眼 715 万的雕塑长啥样。"
一位烤鱿鱼摊贩称,自己也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雕塑这两天围着不少人,心想人多,来摆个摊,结果 29 日城管不让在这儿摆摊了。
另一位卖饮料的大姐表示,28 日城管还让在雕塑附近摆摊,到了晚上人很多,生意也好。
一排电动车前,三四名交警在劝阻人们不要站在路上拍照。一名交警说,这是新修的路,往日没有这样大的交通流量,最近很多人来拍照,他们也要站岗到人群都散了。
交警不住地劝告 " 不是不让拍照,你们不要站在路上,不安全。" 但为了找到好的拍照位置,还是有人站在车流边。
多名本地居民表示," 牛郎织女 " 雕塑火了并非在七夕那天,而是在被曝光其造价七百多万后。
一位大爷绕着雕塑转了一圈又一圈说,鲁山两三年前才刚脱贫困县帽子,花这么多钱建造雕塑,有损地方形象。
【2】纷争
据报道,8 月 26 日,鲁山县一位副处级退休干部也表达了同样的疑惑:"2020 年 2 月,鲁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在退出后花数百万元搞了个很多老百姓吐槽的雕像,有必要吗?"
记者发现,近日不少当地民众吐槽,这个地标雕塑耗资 700 多万元,造价过高。有网友质疑称," 用的什么材料,值 700 多万?" 还有网友表示:" 太丑了,还贵。"
也有人持有不同观点。一名鲁山本地人则表示,鲁山是牛郎故里、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要发展文旅产业,有必要弘扬这一文化," 出发点是好的。虽然造价高,弄得不好看,总比啥也没有强,最起码有个雕塑。" 也有人称,不如把七百多万看作广告费,反正火了,效果就达到了。
据潇湘晨报报道,记者拨通鲁山县政府办公室的电话,表明身份和来意后,该工作人员回复了 6 个 " 不知道 ",1 个 " 不清楚 "。
另据百姓关注报道,记者致电睿泽艺术(深圳)有限公司,当记者表示,一个雕塑花 700 多万,很多人都质疑不值时,一接电话男子说:" 那你说几千万、几个亿的雕塑值在哪里?" 随后记者致电鲁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工作人员爆粗口:" 监督你 X,滚!"
招投标符合流程,就一定合法合规吗?有媒体评论称,6 月 14 日招标,7 月 6 日中标,8 月 22 日雕塑建成,堪称神速。这样仓促的流程,网友怀疑投标结果早已内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此,鲁山县联合调查组发布的通报坦承,鲁山县对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深感歉意,对个别工作人员在沟通过程中言辞不当给媒体朋友造成的伤害诚恳道歉。衷心感谢媒体和网民朋友对鲁山县的关心和支持。
【3】发源地
" 我听说陕西那边也有这个传说,但咱们这儿才是发源地,我小时候就知道。" 一位大爷表示,鲁山因鲁山坡而得名,鲁山坡就是牛郎经常放牛的山坡。牛郎本姓孙,家住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鲁山坡上有个 " 牛郎洞 ",是牛郎放牛时避雨的地方。" 我去洞里看过,山旁边还有个织女潭。"
据媒体梳理,目前已经有山西和顺、山东沂源、河北邢台、河南鲁山、陕西西安、湖北郧西、河南南阳等地自称 " 七夕发源地 "。

九派新闻在河南省政府官网查阅发现,早在 2009 年 2 月 18 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就作出决定,命名鲁山县为 "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
其中,还提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很早以前,鲁山县辛集乡境内的露峰山南麓有个小山村,村里住着一位叫孙守义的男青年。孙守义自幼父母双亡,与兄生活。他白天放牛,夜宿露峰山山洞。后经老牛指点,他巧盗下凡到莲花潭洗澡仙女的红衣,与仙女得以成亲。仙女配牛郎,夫妻恩爱,男耕女织,与邻和睦,生育一双儿女。后人们将孙守义住的这个村叫孙义村。
2008 年 8 月,中国民协组织专家组赴鲁山县辛集乡考察了孙义村的孙氏祠堂、牛郎洞等。专家组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虽在全国家喻户晓,但像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这样将牛郎织女视为祖先、世代供奉、年年祭祀、千秋不变的实不多见。
牛郎孙义的后裔年年祭祀牛郎织女,家家都知孙义是先祖,个个都能唱歌颂牛郎织女的山歌,充分体现了孙义村对牛郎织女爱之深,爱之诚,该村极其丰富的牛郎织女文化现象很有特色。
而离 " 牛郎织女 " 雕塑 300 米之外,还有一个牛郎织女文化风情园。今年七夕,鲁山县一名领导在活动现场提及,近年来,当地多措并举重点打造牛郎故里、爱情圣地文化品牌,正在积极谋划牛郎织女文化产业园项目,丰富牛郎织女文化载体,逐步将文旅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九派新闻伍小萌